【新西兰生活网】谁家的媳妇/女婿谁辅导!最近,一张“送女儿”的截图刷遍了朋友圈。
作者:老康 来源:心理严选(satirxinli)
01
谁家的媳妇/女婿谁辅导!
最近,一张“送女儿”的截图刷遍了朋友圈
大意是,我不要彩礼,给你嫁妆送你车和房,唯的一要求是:
能不能现在就接走,
把作业辅导一下,
谁家的媳妇谁养!
男孩妈妈们也不甘示弱:
儿子十八般武艺,还会好几种泳姿,配车给房给彩礼,可以入赘!
唯一的要求也是:能不能现在就接走,把作业辅导好。
男孩妈妈很体贴地说:
毕竟您家女婿出息了,享福的是您家闺女。
这家还承诺请保姆,唯一的要求都是:
作!业!
02
网友:不要接,这是圈套
网友们似乎看到了商机,评论道:我要去办个辅导学校了
深知市场行情的家长急了:
不能接,这是圈套!
更不用说,有些东西,比钱更值得珍惜。
11月初,也就是几天前的真人真事。
南京一妈妈辅导女儿功课,因为“孩子动作磨蹭,晚上十点半还没写完,一动怒,导致头部一根大血管堵塞,诱发中风”
类似的还有——
网友说,我妈离家出走来我这住了三天了,原因是——不想辅导我妹写作业。
为什么妈妈不想辅导孩子做功课?
因为孩子的脑洞,
中国家长们越来越跟不上了。
一位妈妈辅导孩子写数学作业“我们一家三口,每人一双,需要六根筷子,不对吗”“因为我不用筷子呀,因为我用勺子呀”
妈妈不耐烦:“假如你用筷子的话,答案不是六根筷子吗!”
“我就不想用筷子!”
妈妈一口老血,又生生地咽了回去。
下边这位声音清脆的小朋友,
对图片的理解别有一番风味
“父母”读成了“男女”
“理发”读成了“砍头”
一起感受下这场风格迥异的陪读……
“致未来亲家体”出来后,下面这段话如同心经一样,点亮了每一位父母心中的佛光。
这个世界最宽广的是海洋,比海洋更宽方的是天空,比天空更宽广的是考试范围,比考试范围更宽广的是看到娃成绩时家长的胸怀。
分数如此,且看且珍惜。
03
来自灵魂的考问:你的橡皮呢?
家长们这么辛苦的辅导,为什么一点效果都没有?
尽责的班主任老师创造性地研发出一套橡皮擦侦察技术,得到家长圈的一致认可(见下图)。
1 不开小差,认真听讲,好好写字的娃,橡皮擦看着就光光滑滑整整。2 偶尔无聊, 会开小差的娃,橡皮擦会有一两个洞;3 经常走神,容易分心的娃,橡皮擦像遭遇了车祸。
4 整节课都没有好好听,橡皮擦像经历了容嬷嬷的扎针手。
5 无解
了解这套技术后,家长们都不淡定了,娃还没到家,赶忙搜他的铅笔盒。“你的橡皮擦呢”
我的朋友,回去依葫芦画瓢,检查两次发现铅笔盒里都没有橡皮擦!儿子说,弄丢了。控制不住的怒火喷薄而出:
“又把橡皮弄丢了?!你怎么不把自己弄丢,啊?!”
写到这里,我开始理解这位亲家的做法了:来我家吧!反正打一个也是打。
04
其实,孩子也不容易
调侃终归调侃,父母不易,孩子也不易,
一个5年级的孩子说,
“每次我题一写错,我爸就暴跳如雷,可是他越吼,我就越紧张,越写不好,我希望他能好好讲道理,不要太生气。”
这是孩子对父母情绪的反应,他也许不记得写错哪里,但他会记着爸爸的吼叫。
我认识一位职场妈妈,孩子即将小升初,为了让孩子上本地的一家名校,她将工作重心放在了陪孩子学习上。
本来母子关系像电影《世上只有妈妈好》那么亲密无间,相亲相爱;一到写作业,矛盾上来了。
孩子几分钟要上一次厕所,几分钟要吃点水果,喝点水,忍着满足他这些要求,可以静下心来了吧?
他看着一道送分的拼音选择题,足足杵在那五六分钟,十分钟能做完的作业,他弄了一个多小时。
“如果你是我下属,我真想炒了你”
这位妈妈喉咙已经嘶哑。
“你怎么这么蠢!”
一直不作声的儿子回了句:
“我怎么有你这样的妈妈”
听孩子这么说,
她的鼻子也酸了,
“自己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泼辣了?”
以前不是这样的,那么温和的自己。
她想……
为人父母,我们都是新手,会犯错误,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但我依然想说,
每个辅导功课的妈妈,世界欠她们一个拥抱。
来源简介:心理严选(satirxinli),严格挑选生活中的心理学好文好课(婚姻、亲子、职场)。本文作者:老康,单手抱娃不说累的心理达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