澳洲企业向中国移动讨钱难?410万澳元要不回

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上市的Orcoda输掉了向中国移动这家大型国有企业讨回410万澳元欠债的官司。

【新西兰生活网】在一个可能引起全球对中国贸易行为的担忧的案例中,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上市的Orcoda输掉了向中国移动这家大型国有企业讨回410万澳元欠债的官司。

据澳洲媒体报道,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上市的Orcoda公司,按照协议向中国移动提供游戏和其他产品。根据协议规定,Orcoda可获得该产品收入的大约一半,而其余部分则归中国移动所有。

而实际上,Orcoda只拿到了大约产品收入的20%。因此Orcoda去年向南京市的一家法院提起了诉讼,要求中国移动支付所欠的410万澳元。

据Orcoda首席执行官Brendan Mason称,尽管该中国移动未能对Orcoda提出的诉求提交相关证据,进行任何实质性辩护,法院却于本月早些时候作出了对中国移动有利的裁定。


Mason曾是Cochlear公司的中国业务负责人,他表示,Orcoda将对该决定提出上诉,并得到澳大利亚驻北京大使馆的协助。

“作为被告的国有企业未能提供法院要求的证据,却仍然能胜诉,显然这个过程中已经出现了根本性的腐败。”Mason说,“这似乎违反了最近公布的《外国投资法》中的一些条款。”

Mason曾是Cochlear公司的中国业务负责人,他表示,Orcoda将对该裁定提起上诉,并寻求澳大利亚驻北京大使馆的帮助。

Orcoda是一家市值为1800万澳元的普通软件公司。但据澳洲媒体报道,它并不是第一家在中国经历“讨钱难”的澳企, 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天然气生产商Sino Gas&Energy与其同病相怜,也长期被中国国企客户拖欠报酬。

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天然气生产商Sino Gas&Energy长期无法从其中国国有客户那里获得报酬,去年接受了5.3亿元的收购要约,部分原因就是在中国开展业务的风险。

Sino Gas&Energy长期无法从其中国国有客户那里获得报酬,去年接受了5.3亿元的收购要约,部分原因就是在中国开展业务的风险。

针对外国公司在中国经营困难的批评声越来越大,北京去年年底发布了新的法律草案。

根据拟议的立法,中国政府承诺为外国投资者提供平等待遇,同时提供更多的知识产权保护。法律承诺“建立和完善促进外商投资的机制”,为外国公司创造“公开,公平,透明”的商业环境。

这些变化是北京避免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的努力的一部分,因为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要加强贸易战。他指责北京向美国公司窃取知识产权,并强迫他们交出技术以进入大陆市场。特朗普经常说:“我们被中国坑了很长时间。”

(新西兰生活网记者June综合报道,本文不代表本网站的立场和观点。)